游客
题文

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C.计划经济的盛行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间,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这段分析认为雅典民主

A.是奴隶主贵族的专政 B.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
C.受到道德和规则约束 D.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的局面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的现象却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这种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稳定持久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备受历代政权推崇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败一成,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
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
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领导力量不同
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下列对这两个谜底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