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 A |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
| B |
Fe3+ 具有氧化性 |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
| C |
溶解度:CaCO3 < Ca(HCO3)2 |
溶解度:Na2CO3 < NaHCO3 |
| D |
SiO2 可与HF反应 |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的原子核中无中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2倍;Z、W为同族元素,形成的WZ2分子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与Y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只有两种 |
| B.Y、W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
| D.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物质组别 |
甲 |
乙 |
丙 |
| A |
Mg |
FeSO4 |
O2 |
| B |
Al2O3 |
HCl |
NaOH |
| C |
CO2 |
H2O |
Na2O2 |
| D |
NaHCO3 |
Ca(OH)2 |
Na2CO3 |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溶于稀硝酸:Cu+2H++NO3-=Cu2++NO2↑+H2O |
| B.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 |
| C.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Ag++2 NH3·H2O=[Ag(NH3)2]++2H2O |
| D.将过量二氧化硫通入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 乙烯所含碳原子数为NA |
| B.1L 0.1 mol•L-1的Al2(SO4)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0.2 NA |
| C.32g O2和 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
| D.5.6 g铁粉在0.1 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以硫酸铝制取一定量Al2O3,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