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器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这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烟味,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1)依据材料一回答“蒸汽机器”是谁改良的?这种机器首先在什么部门开始应用?
(2)任举一例至今我们都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恩惠”,联系自身谈谈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方便。
(3)材料三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个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一相应的方框内。(2)
A.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国家
B.它的独立标志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召开地
B.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的地区
C.二战开始后最先遭到德军突袭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从一个国家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
材料二: 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大危机的特点。
(2)、这次大危机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3)、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概括新政实施对历史作用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在哪儿召开?
(2)、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4)、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国家领导人是谁?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5)、中共十五大上,什么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 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致?
(2)、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这位“秦皇”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位“秦皇”为巩固统一又采取了一些措施?请就出一例。
(4)、材料二中的“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