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
。
(2),用如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习的特点。(1).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能表示3个水分子的是
A B C D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含有多种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人体通过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平衡至关重要,若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 。
(2)如何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先收集好一瓶空气,再用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实验方法: ,现象: ,则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IA |
0 |
||||||
一 |
1 H 氢 1.008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2 He 氦 4.003 |
二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三 |
11 Na 钠 22.99 |
12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l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Ne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 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元素名称
下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反应③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写出生成⑤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学习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反应?请写出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子涵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
子涵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
子涵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②子涵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 溶液,重复上述①实验,有倒吸现象。子涵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
③子涵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