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和臭氧是用途很广的氧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写出在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氯化亚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Na2O2、K2O2、 以及BaO2都可与酸作用生成过氧化氢,目前实验室制取过氧化氢可通过上述某种过氧化物与适量稀硫酸作用,过滤即可制得。最适合的过氧化物是____________(写电子式),
臭氧(O3)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I+O3+H2O→KOH+I2+O2(未配平 ) 回答问题:
① 还原产物的化学式为
②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是
(4)O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 (填“A”或“B”)。
② 若C处不通入O 2 ,D、E处分别收集到11.2L和有4.48L
气体(标准状况下), 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
为 (忽略 O 3 的分解)。
③ 若C处通入O 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新型O3氧化技术对燃煤烟气中的NOx和SO2脱除效果显著,锅炉烟气中的NOx 95%以上是以NO形式存在的,可发生反应NO(g)+ O3(g)
NO2(g)+ O2 (g)。在一定条件下,将NO和O3通入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说法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b点小于c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NO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某一元弱酸(用H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A
H++A-,回答下列问题:
(1)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以上平衡将向________(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
(2)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溶液,以上平衡将向______(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A-)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c(O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已知2SO2(g)十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放出的热量为99.00kJ·mol-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①在图中标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和反应热△H;
②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请在图中画图表示出来,并进行必要的标注。
(3)能够说明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容器中气体总压强不变 |
|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 C.每生成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SO2 |
| D.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
(4)在400℃,常压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g)和1.92mol O2(g),充分反应后,达平衡时测得还有0.04molL-1 SO2剩余,求该反应在平衡时O2 的转化率及SO3的物质的量浓度(要求写出三段式计算过程)。
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请回答:
(1)甲池是____________池,通入O2的电极作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2)乙池是_____________池,A电极名称为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乙池中的Ag+ 将向________极(填“A”或“B”)移动,乙池中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_______mL(标准状况下)。
(4)印刷电路板的原理为:Cu + 2FeCl3 =CuCl2 + 2FeCl2,若利用该原理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装置图并注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限选仪器和试剂为:碳棒、铜片、铁片、导线、盐桥、烧杯,FeCl3溶液、CuCl2溶液、FeCl2溶液)
(1)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N2和H2O(g)。
已知:N2(g)+2O2(g)=N2O4(g) △H=+8.7kJ/mol①
N2H4(g)+O2(g)=N2(g)+2H2O(g)△H=-534.7kJ/mol②
请写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②1mol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已知N2(g) +3H2(g)
2NH3(g) 试计算该反应的焓变,ΔH= ______(用含有a、b、c的代数式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图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足量的稀盐酸中。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①计算0~4min内H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 mL/min。
②在前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
(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 ,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