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和特征,下列时代标志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清末:租界、水师、中山装、军阀
B.民国:黄包车、旗袍、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大字报、洋布、语录、买办
D.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QQ、录音机、摇滚乐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以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对此信件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它写于1943年4月29日
B.它反映出国共两党既合作又相互斗争
C.它说明国共两党正处于敌对时期
D.对陕甘宁边区的态度说明了蒋介石的阶级属性

图中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那么中国人的反应应是

A.窃喜 B.愤怒 C.麻木 D.同情

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时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在此,康有为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
C.变革社会风俗,使中国与世界文明融合
D.要求政府“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