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

A.动员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B.使广大人民接受了信仰自由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说:“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已也。”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A.“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B.“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D.“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胡锦涛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早有“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传统。该话源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这反映了

A.“仁政”思想 B.“法治”思想
C.“兼爱”思想 D.“性善论”思想

假如时光倒流,回到先秦。你发现有人正在给大家讲 “守株待兔”的故事,借以宣传他的思想主张,那么他可能是

A.荀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在建立时大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如邹鲁是儒、墨的发祥地;三晋是法家的温床;南方是道家的摇篮;而燕、齐是阴阳家的诞生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交通落后不便交流 B.语言不同 C.诸侯割据 D.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载: “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孔子学说强调的是礼仪、顺从和社会责任,而……学说则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的伟大模式。”省略号处应是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阴阳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