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②木炭能燃烧;
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
④将木炭粉碎;
⑤木炭可制黑火药;
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D是由H、O、C、Ca等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的物质。
(1)A是有毒的气体,则A的化学式是
(2)B和C分别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B→C,则B→C的化学方程式是
(3)D是一种固体,投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变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2)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3)将锌、铜、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呈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4)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下列所说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馏水C.自来水D.雨水
(2)下列关于水的三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的是

(3)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B.白糖 C.泥土D.食盐
(4)10℃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填“甲”或“乙”)
30℃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二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

化学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认识物质的,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氧气从宏观视角看,是由组成的;从微观视角看,是由构成的。
(2)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元素的种类
(3)用化学用语书写:①1个铜原子②氧化镁
(4)依据图示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①1个B分子中含个原子;
②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碳元素的信息,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为

(2)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D.C60
(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4)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5)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