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4)
(2)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6)
(3)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迁入数
迁出数
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东部
23
5

5
10
8
中部
3
5
2
-
0
1
西部
3
11
3
0
-
0
东北
1
9
0
0
1
-


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
“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A.大洋洲、西欧 B.东欧、东南亚
C.中亚、西亚 D.东亚、南亚

读南美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地植被类型并分析成因。
(2)R河流域分布有大面积沼泽,请解释原因。
(3)图示区域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简析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_,该地区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该区域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
(3)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__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2)太原所在地属于________气候区与芜湖相比,气温年较差_______。
(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___ __。(限填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煤炭燃烧排放大量SO2 等污染物,从减少SO2 排放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至少三点)。
(4)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说明汾河谷地形成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