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 + CO(g)Fe(s) + CO2(g)  ΔH ="a" kJ/mol (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加CO的用量,上式中的ΔH增大
B.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分离碘酒中的碘 B.蒸发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读取气体体积

下列广告语对应商品中含有的物质有误的是

A.“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蛋白质
B.“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
C.“吃了钙中钙,腰不疼了,腿不痛了,腰杆也直了”——碳酸钙
D.“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丙三醇

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一种金属的位置向后移一位,正好符合某化学规律。这种金属和该化学规律是

A.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金、质量守恒定律
C.银、元素周期律 D.铜、金属密度顺序表

将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0 mol·L-1的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6∶3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该盐是

A.KNO3 B.ZnSO4 C.KCl D.FeSO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