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①液氧、②氢气、③水、④空气、⑤二氧化碳、
⑥氯酸钾、⑦水泥、⑧石油、⑨水银、⑩碱式碳酸铜、⑾纯净的矿泉水,请你指出(填序号):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2)属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                
(3)属于混合物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 ,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填操作方法)可得纯净的Mg(OH)2。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右图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进行过程③的实验装置图。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

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3)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 CO(g)+H2(g)ΔH=" +131.3" kJ•mol-1
①该反应在常温下自发进行(填“能”与“不能”);
②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下同)。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c(CO)=c(H2) 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来]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1中以v (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取小数二位,下同)。
②该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③若实验3达平衡时与实验2平衡状态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请你写出)。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此处不要求填写)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成立。你的理由是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由:

已知:
从A出发,发生下列图示的一系列反应,其中W和Z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①,②
(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互为对位取代基的化合物共有4种,其结构简式
为:
(4)A的结构简式可能有种,请写出其中化学式不同的两种结构简式

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①草酸晶体(H2C2O4·2H2O)在175℃时受热分解,同时熔化且熔融时易挥发。②草酸晶体易溶于水,而草酸钙难溶于水。
为验证草酸分解的产物,该同学选择如下仪器和试剂中的部分完成此实验。

(1)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
(2)草酸晶体受热分解时,选择的装置为,理由是
(3)若只验证CO2气体一种产物时,除气体发生装置外所选择装置的接口顺序为
(4)若验证所有的产物时,除气体发生装置外所选择的必要装置的接口顺序为
(5)草酸晶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