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步骤,如果合成的4共有120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有 个碱基,合成该肽链共需个 氨基酸。
(2)右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请纠正该图的错误: 。
②1、2、3形成的名称叫 。
③DNA连接酶形成的化学键部位是_____________。
④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表示某动物消化道分泌细胞,乙是其消化道内的一种益生菌,甲、乙均能分泌一种消化酶X促进多肽的水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甲、乙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数分别是________,乙与该动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用3H标记M,一段时间后甲产生的X中检测到放射性,则M在甲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若M进入甲细胞后参与合成了RNA聚合酶,该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M进入乙细胞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M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图中多肽→M的过程________(填“是”或“否”)发生在内环境内。
如图一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图二
(1)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
(2)图二与图一中的________(填序号)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C6H12O6的溶液中进行培养。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果 |
结论 |
乙组吸收速率明显 小于甲组吸收速率 |
|
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 种类 |
碘液 |
苏丹Ⅲ染液 |
双缩脲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________,制备组织样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 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 mL。
③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________,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________,摇匀。
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②过程所需原料是________。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________个。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的合成。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车间”的是________,据上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__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 h、12 h、24 h、48 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 |
处理方法 |
0 h |
12 h |
24 h |
48 h |
① |
无辐射损伤 |
0.046 |
0.056 |
0.048 |
0.038 |
② |
辐射损伤 |
0.460 |
0.420 |
0.530 |
0.520 |
③ |
辐射损伤+IL-18 |
0.239 |
0.265 |
0.279 |
0.269 |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__;从_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育种,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