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16由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在微博上首先发起。微博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众多媒体和网友的热烈反响。扬州中学高二(1)班部分同学打算利用周末时间对“舌尖上的浪费”行为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其中。
【现实:触目惊心】
“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有官场的。有人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浪费一点无所谓。于是,节庆时节,聚会场合,请人吃饭往往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公务接待宴会,菜吃一半、倒一半,整只的螃蟹甲鱼、动了几筷子的海鲜、整盘的面食,都被当作垃圾扔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舌尖上的浪费”已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对策:多管齐下】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
【行动:从我做起】
学校食堂里,显目地悬挂着“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大幅宣传标语。尽管如此,浪费现象还是惊人。此外,人走不关灯,不及时关掉水龙头等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舌尖上的浪费”形成的
主要原因。
(2)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一谈怎样才能避免各种奢侈浪费。
(3)以“反对浪费,从我做起”为题,向全体师生发出一封倡议书。请列出至少2 点具体要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3项措施: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1)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措施的重大意义。
(2)我国的政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仍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请你谈谈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政治制度?

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政治宣言。不仅国务院将根据十七大会议精神制定《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其提交到在2007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请大会审议,大会审议通过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成为指导2008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而且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还将向大会推荐国家领导人选。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的有关知识回答:
(1) 国务院根据十七大会议精神制定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报告、并请大会审查、批准?
(2)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是如何实现的?

某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上取得显著进展。市人大规定,凡是与市民关系密切、涉及面广的立法,都应公开征集市民参加立法听证会,对立法方案进行审议,接受市民和专家、学者到会发表意见。该市在制定《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立法听证会还首次通过媒体公开征集参加者和旁听者,引起广泛反响。立法越来越走近市民了。
(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假设你要参加《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立法听证会,就其中关于“优秀历史建筑的维护整修义务完全由该建筑的所有者承担”这一规定发表意见,你认为你应该准备哪些方面的材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民主、文明事业的贡献。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申纪兰是迄今我国唯一的一位参加过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从25岁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到现在,申纪兰用她半生的时间,见证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1953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民主选举中,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25岁的申纪兰享受了当时只有县长才有的特殊待遇,骑着一头毛驴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山沟,带着父老乡亲们的殷切嘱托,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申纪兰和1211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乡亲们投下了神圣的一票,履行了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在她参加过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中,申纪兰印象最深、永生难忘的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农民代表,要一直为中国最大的群体——农民说话,要实实在在反映农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她曾经是山西一个“没有土,到处都是石头”的贫困山区农业合作社的生产队长。当她的姐妹们还为不幸的婚姻和沉重的家务而痛苦时,她提出了妇女应该和男人享有同样的工作权利和报酬。她的建议被采纳。新中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男女同工同酬。
(1)申纪兰印象最深、永生难忘的为什么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申纪兰的建议能够被采纳并写进新中国的《劳动法》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