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日,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31人遇难,90余人受伤。海外媒体关注新疆“5.22”暴力恐怖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立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乌鲁木齐再次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大量无辜群众伤亡,行径令人发指。要全力救治受伤群众并做好善后工作,同时迅速侦破案件,抓紧缉捕暴恐分子。要继续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查堵薄弱环节,严防发生连锁反应,避免形成社会恐慌情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的孟建柱在担任公安部长时针对新疆问题曾指出:新疆的稳定,事关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家统一和安全。希望新疆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民生建设,让各族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怎么样实现新疆地区的团结和繁荣?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带了“堵车”的烦恼。以北京为例,截至2010年9月6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0.3万辆。9月17日,北京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达到140条,打破历史纪录,京城媒体称之为“惊天大堵车”。北京成了“首堵”。
某校高二(1)班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除车多路少外,抢道、掉头、开“霸王车”、开“斗气车”、酒后驾车、随意停放等“车德”缺失现象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因此,同学们认为治理交通拥堵需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
同学们通过调查还发现,为了配合北京市治堵,2010年11月26日,北京共青团市委及青少年社团共同发出《3510·低碳出行——北京青年3510行动倡议书》,向全市青少年发出“三公里步行、五公里骑车、十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驾驶”的倡议,率先喊响“3510,低碳出行”口号。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治理交通拥堵为什么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9分)
(2)请你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说明北京青年提出“3510·低碳出行”方案的哲学依据。(15分)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开创中美伙伴合作新局面之旅。
(1)美国是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你认为,区分总统制与议会制的依据是(4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不要涂在答题卡上)
A.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B.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 D.执政党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
(2)我们应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对政体的选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8日凌晨,历史罕见的特大山洪泥石流使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的舟曲县城,顷刻间变成一座破碎的伤心之城,一千多人遇难,数百人失踪,电力、交通、通讯中断。大灾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做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救人,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组织群众避险,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科学救援,要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科学处置堰塞湖,在确保上下游安全的前提下使湖水缓慢下泄。迅速抢修重要基础设施,特别要尽快轮通道路、电力、通信等,保证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观点,说明在抢险救灾中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的正确性。(12分)
材料二: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号令下,广大军民万众一心抗震抗灾。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志愿者同灾区干部群众一道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精神,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有力推动了抗震就灾的有序进行。有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人民战争”。 目前,灾区人民正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下顽强奋斗,重建家园,迎接美好的明天。
(2)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的认识。(13分)
高速铁路客运与高速公路客运、航空客运时间效率比较图(原图来自网易财经)
注:高速大巴和高铁动车座位公里的平均票价相近,飞机的平均票价相对较高。
结合材料,请运用联系的普遍性知识分析我国高铁的发展对图中其他行业的影响。(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 “交通两难”成为城市“癌症”、 有报道“15城市因堵车每天损失近10亿”等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8分)
材料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汽车拥堵情况也随之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民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用私家车,网络拼车现象风声水起,许多有车一族积极加入“低碳出行、我先行”的队伍中,但也一些私家车主认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难题是政府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更没理由让自己少用私家车。
(2)结合材料二,你怎样认识私家车主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冲突?(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