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山中访友》的友,概括地讲是指“山林中的一切”,全文充满了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2)《草虫的村落》中作者把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比作音乐演奏者,觉得他们演奏出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小精灵的喜爱。( )
(3)课文《索溪峪的“野”》最后一句“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在全文中起了点明中心的作用。全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
(4)“不拘一格”的“格”字在成语中的意思是“格子”。( )
(5)“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这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落花、落叶,“仪式”是指它们从枝上落下来的过程。( )
(6)“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这句话包含着浪漫而奇异的想象的手法。 ( )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老人仰扬顿错地唱着什么。 ( )( )
2.太阳篇西,老人的塑料带空了。 ( )( )
3.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象翻飞盘旋,连声呜叫,叫声和姿式与平时大不一样。 ( )( )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我先给你五块六毛二做定金。 ( )
2.后面跟着几只毛耸耸的小肉球。 ( )
3.男孩露出来一条用两根钢棍固定住的弯屈的左腿。 ( )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一朝天气淡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 )
2.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间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了去耶! ( )
3.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坐铁板桥。 ( )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其—人专心至志,唯奕秋之为听。 ( )
2.为是其智弗苦与?曰:非然也。 ( )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金石言永不忘名记心旁。 ( )
2.杀脏官除恶霸申雪冤枉。 ( )
3.弟若询私上欺君下压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