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匀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分子直径比Na+
C.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会导致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

A.滴定前滴定管中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B.碱式滴定管量取NaOH溶液时,未进行润洗操作
C.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D.锥形瓶取用NaOH待测液前加少量水洗涤

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常温下Ca(OH)2溶于水达饱和时存在如下平衡: Ca(OH)2(s) Ca(OH)2(aq),Ca(OH)2(aq)Ca2++2OH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d g/cm3,溶液的pH=12。则该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

A. B. C. D.

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

物质
AgCl
AgI
Ag2S
颜色



KSP(25℃)
1.8×1010
1.5×1016
1.8×105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C.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
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