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
(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  (NH4)2CO3(aq)ΔH1
反应Ⅱ:NH3(l)+H2O(l)+CO2(g) NH4HCO3(aq)Δ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ΔH3与ΔH1、ΔH2之间的关系是:ΔH3            
(2) 反应Ⅲ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3)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
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
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
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ΔH3       0(填“>”、“=”或“<”)。
②在T1~T2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
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已知同浓度的(NH4)2CO3和NH4HCO3溶液
pH前者大,请在下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图1                              图2
(4)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
                                              。(答出一点即可)
(5)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作为CO2捕获剂的是       
A.NH4Cl     B.Na2CO3          C.HOCH2CH2OH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水的电离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B所在周期元素的种类分别为m和n,若A、B同在第ⅠA族,当B在A的上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若A、B同在第ⅦA族,当B在A的上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种类如下表所示:

周期数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32


(1)第六、七周期比第四、五周期多了14种元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期表中_______族所含元素最多,_______族元素形成化合物最多。
(3)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类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类为()
A.18 B.32
C.50 D.64
(4)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
C.单质能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4溶于水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为________。
(3)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_______。
(4)写出一个由1、7、17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C的单质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2(s)+2I2(g)TaI4(g)+S2(g) ΔH>0(I)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若K=1,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1 mol 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2晶体,则温度T1________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成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1,则该温度下NaHS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________mol·L-1,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