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社会时曾说:“现代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他评论的是( )

A.梭伦改革的作用 B.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
C.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 D.马其顿王国征服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自有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话称赞的是

A.太平天国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国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此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 B.北伐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双十协定》签署

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戴在世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有“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下列发生在转折期的“上升”事件有()
①《辛丑条约》
②《临时约法》
③五四运动
④北伐战争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