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前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2009-2013年城镇化率(见下图)

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未,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数据同时显示,2013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 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已超过70%。
材料二 专家指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关健靠改革。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材料三2014年6月21 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举办“中国新型城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与会者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未来,是人的城镇化、市民化。推动城镇化的稳步发展,稳定就业是关键。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就业机会。企业承担着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社会责任。
材料四  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的关键词在“化”,不单纯是“城镇建设”,而是产业发达、就业充分、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综合体,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现代文明的进步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1)材料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材二,运用“科学发展观”有关知识分析如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2)阅读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分析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企业为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应如何作为。
(3)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劳动者求职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
皮书指出: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
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
为伴、睦邻友好的方针,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双
边和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中国和平发展的
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
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
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取得巨大历史成就的政治学依据。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

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建设国家卫生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6000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性的建议被政府采纳。
你认为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某市广大市民纷纷向市政府建言献策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国家财政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2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1.5

请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针对图表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辨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