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始发,终点站为天津站,正线全长ll3.54千米,其中约86%为高架线路。下图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某城市时的照片,据此完成问题。

影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科技因素和劳动力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图示地区时,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    )

A.提高高速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
B.观赏高速铁路沿线的风景
C.节约高速铁路沿线的耕地资源
D.降低高速铁路交通建设的难度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公交化”城际快线,该铁路的建成会(    )

A.促进跨城就业 B.提升沿线房价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剧大气污染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A.300N,1600E B.300N,200W C.300S,200W D.300S,1600E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1)。

图1
材料2: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图2
材料3: 2005年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从青岛港徐徐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根据计划,“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间将分别在6个作业区进行作业,历时约300天,2006年1月22日上午,完成历史使命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驶入青岛港。
材料4: “大洋一号”环球示意图

(1)图1中字母A、B、C、D、E代表不同的海底地形,其中B是 ,E是(2分)
(2)图2中C是为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 C形成的原因是
(3)图2中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大洋一号”科考船穿越的大洋中完全处在东半球的是洋。
(5)“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大洲分界线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板块有(  )
A.1个  B.3个  C.5个  D.6个
(7)2005年11月23日,“大洋一号”驶离开普敦向印度洋进发,当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为______,该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_,科考人员在当地看到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

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其特点为:①地带性突出。避寒仅属于高纬度地带的居民行为。②局限于某些群体。候鸟式异地避寒远行者,多为中高龄人士中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下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图中斜线据此回答题。

世界避寒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不正确的是

A.呈带状分布,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造成的
B.沿海面积大于内陆,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C.我国避寒带纬度较低,主要是季风造成的
D.非洲避寒带面积最广,主要是受洋流影响

图中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①、②、③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下图中的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

①沿岸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对图中,①②③三地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
B.②地7月份炎热干燥,1月份温和多雨
C.③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影响③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