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在西太平洋的玛利亚纳海沟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结合下图完成题。

中国“蛟龙”7000米海试区表层洋流的流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仅考虑风与洋流因素的影响,比较图中两条航线的航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试区→青岛的速度较快
B.江阴→海试区的速度较快
C.两条航线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

在智利北部一个距海岸仅0.5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下图)。据此回答题。

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雨水 D.雾气

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A.海风 B.山地冰雪 C.下垫面状况  D.洋流

下图中四图为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图示时期,甲地风向的变化是

A.偏西风转偏东风 B.偏西风转偏南风 C.西北风转西南风 D.风向变化不大

读南欧局部示意图及甲、乙、丙三城市气温、降水量图。回答题。

甲、乙、丙三城市的气候分别对应

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②、乙—③、丙—①
C.甲—③、乙—②、丙—① D.甲—①、乙—③、丙—②

造成甲、乙两地冬季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带、气压带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地形、海陆位置

为了让“原子时”与“世界时”协调一致,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全球将增加一秒,届时,将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闰秒是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一秒。据此回答题。
今年我国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的7点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那个时刻,全球处于7月1日的范围是

A.全部地区 B.一半地区 C.三分之二地区 D.三分之一地区

闰秒是为了解决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长期变慢性。目前,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A.23小时56分4秒 B.23小时54分6秒 C.24小时 D.23小时4分56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