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两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途中。
(1)、诗人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为什么要用一个“悲”字呢?请简述“悲”的具体内容
(2)、这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试就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①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
(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
【金】段克己①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①段克已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自幼有才,与北段成已以文章擅名,被时人同为“二妙 ”。金亡后,终不仕元。
②律残无射(yè):秋季九月。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