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 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系统知识,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试对这股新思想进行分析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科学革命产生的思想条件是什么?科学革命如何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大破大立”的。
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材料二:1816~1856年英国煤炭产量一览表(单位:万吨)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
——英国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上图是位于上海世博会中央的“中国国家馆”,它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这四幅图片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2)材料二表格反映了什么趋势?这对英国经济和生态环境有何影响?(5分)
(3)依据材料,西方为什么要以博览会来展示自己的成就?你认为2010年的上海将赋予世博会何种崭新的意义?(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经济史权威估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由31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40%运往亚洲。……美洲白银18世纪产量约为74000吨,其中52000吨运往欧洲,其中40%约20000吨运往亚洲。另外留在美洲本土的白银约有3000吨横渡太平洋经马尼拉运抵中国。如果再加上日本和其他地方生产的白银,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弗兰克《白银资本》序
材料三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世界大革命,也不可能推动否定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写出它进行工业革命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3)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
(4)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至少写3个。)
(5)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2个)
(6)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11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3周年,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列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政治、科技、体育三个方面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加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深夜地,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其核心主张是什么?
(2)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就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现在党中央也提出了要坚持以德治国。那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3)你认为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