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 B.B—C段 | C.C—D段 | D.D—E段 |
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 |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
C.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 | 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 |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年份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盈利指数 |
-4.38 |
7.61 |
36.93 |
21.43 |
70.56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 D.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
A.实业救国 | B.工商皆本 | C.重利轻义 | D.重商轻农 |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