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 |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 B. |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
C. |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 D. | 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 | 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 B. | 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
C. | 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 D. | 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 | 与尼克松会面时 | B. | 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
C. | 出席万隆会议时 | D. | 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 |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B. | 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 | 南京临时政府 | B. | 北洋政府 | C. | 南京国民政府 | D. | 重庆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