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历史现象指的是( )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
|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 |
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以下这些诗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次会谈是()
| A.1937年国共谈判 | B.1945年重庆谈判 |
| C.1949年北平和谈 | D.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在经历了2008年令人兴奋的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令人敬畏的国庆60年阅兵后,世博会完成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三连胜”,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见证。以下对这两个城市表述正确的是()
| A.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分别代表着南北不同的文化类型,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 |
| B.20世纪30年代两地人民共同谱写了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权利的英雄赞歌 |
| C.陈独秀和李大钊分别在两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
| D.20世纪80年代两个城市对外开放,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 |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 B.井冈山时期 | C.延安时期 | D.过渡时期 |
毛泽东评价孙中山:“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为国共“求同”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A.领导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 B.召开国民党一大,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 |
| C.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
| D.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迫使袁世凯下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