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歌取名《发现》,立意不凡,构思新巧。全诗开篇奇特,结尾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收到了辞警意丰、令人咀嚼的艺术效果。 |
| B.在艺术上,诗人采用了浪漫奇幻的想像,诗中的“我”在梦中听到召唤时,擎火把,鞭时光,驾罡风,驰骋想像。 |
| C.诗中运用具体的细节来描述这似梦又非梦的黑暗现实,把诗人哀痛伤感的感情表达得概括凝练,发人深思。 |
| D.诗的最后两句:“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转折急促,使诗人在失望和激愤后的感情出现了升华,一位爱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君子生非异也。 |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挥斥方遒(强劲有力)翅膀甫健(刚刚)恪尽职守(谨慎且恭敬)概莫能外(大略、大概) |
| B.含辛茹苦(吃)功败垂成(错过)铩羽而归(摧残、伤害)聆听万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
| C.雾霭弥漫(遍、满)比邻而居(紧靠、挨着)锲而不舍(停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
| D.莫名其妙(说出)窗临远阜(码头)率性读书(由着性子、任性)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纵一苇之所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C.圣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配对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韩愈——唐——韩昌黎——韩文公——《昌黎先生集》——《师说》 |
| B.荀子——战国——荀况——孙卿——《荀子》 |
| C.苏轼——宋——香山居士——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 |
| D.柳宗元——唐——柳河东——柳柳州——《河东先生集》——《始得西山宴游记》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的心情。 |
| B.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
| C.“没问题!”小朱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
| D.你突然问我:“妈妈,你觉得进入理工的世界再兼修人文?跟从事人文研究再兼修理工?哪一种可能性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