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约束
D.均受气候影响

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

关于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态、发展畜牧业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的含义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岩层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9.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读新疆某山地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平均降水量资料。回答17~18题。


17.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A.a B.b C.c D.d

18.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当地牧民把牛羊赶到H处草场放牧时,一般是冬季

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完成15~16题。

地点
经、纬度
海拔高度

22°N,116°E
1500~2000m

42°N,118°E
600~1000m

41°N,90°E
2200~2600m


15.①②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16.②③两地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坡向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回答13~14题。
13.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14.图中E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