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唐]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注]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
词的上阕的景物描写对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雪
[金] 史肃
丰年不救两河饥,腊尽才看小雪飞。
谩说①春来膏泽好,其如垄上麦苗稀。
空花只解惊愁眼,湿絮宁堪补败衣。
颇笑西台瘖御史②,日斜骑马踏泥归。
【注】①谩说:休说。②西台:御史台。瘖:哑,此处有沉默不能语之意。
颈联的描写对象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含义?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殢人娇
张扩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午日乍晴,匆匆命酒。犹及见,胭脂半透。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
下列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即点出题旨“咏海棠”,并巧妙运用问句引出比喻,将天然的海棠比喻为人工织成的锦绣。
B.上阕结尾处用一“恨”字写出了作者的惜花之情,他恨狂风骤雨的来临让人无法充分欣赏美丽的海棠花。
C.词的下阕别开生面,着重描述作者“赏残花”的行为。“胭脂半透”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雨后海棠花的颜色与质感。
D.“明朝知在否”的问句表达了作者一片惜花伤春之心,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尽感慨。

读这首海棠词,许多人认为“午日乍晴,匆匆命酒”一语非常精彩,请结合全词从结构和含义两方面简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试题。
临江仙·信州作·晁补之①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②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1晁补之:北宋词人。本词作于作者贬官监信州酒税时,词中的“江城”即信州。2幽禽:指杜鹃,又名子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诗歌的首联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试分析“寂寥寒江深”一句中“深”字的独特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②绿蚁:一种美酒。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