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A2(g)+B2(g)2C3(g);△H =-a kJ/mol(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 mol A2和1 mol B2,在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3的浓度为w mol/L,放出热量b kJ。
(1)比较a b(填“>、=、<”)
(2)若将反应温度升高到7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压缩,平衡向 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 mol C3,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ckJ,C3的浓度也是w mol/L,则c 等于 (用a、b表示)。
(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2v逆(A2)=v正(B2) B v正(C3)=2v正(B2)
C A2与C3浓度相等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E.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F.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5)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C3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6)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 mol A2和1molB2,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dkJ,则d b(填“>、=、<”)
(7)下图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图。
根据下图判断,在t1和t4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分别是 和 。
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 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态。
、已知:2H2(g)+O2(g)=2 H2O(l) △H=" -571.6" kJ·mol-1
H2(g)+1/2O2(g)=H2O(g)ΔH=" -241.8" kJ/mol
C3H4(g)+4O2(g) =3CO2(g) +2H2O(g)△H=" -2100.0" kJ·mol-1
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的燃烧热为;
(2)1mol和2molC3H4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为
;
(3)现有和C3H4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时,则放出热量(
Q)的取值范围是;若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放出的热量是。
、现有下列物质:①H2S、②NH3、③H2SO4、④NaHCO3、
⑤CH3COOH、⑥KNO3溶液、⑦盐酸、⑧酒精、⑨二元酸H2A等。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填入序号)。
(1)其中一定属于弱电解质的是。不能确定的是,请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它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你的实验和结论是
;
(2)H2S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
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已知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 ="=" H++HA-; HA-H++A2-。试判断H2A是电解质(填“强”或“弱”)。
(3)2mol/L的盐酸和2mol/L的醋酸各100ml,分别与过量的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V(盐酸)V(醋酸)(填>、=或<);氢离子浓度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与过量的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V(盐酸)V(醋酸) (填>、=或<);理由是
;(4)已知CH3COO-+H+ CH3COOH;现要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NaOH | B.加盐酸 | C.加水 | D.升高温度 |
已知CH3COOH在溶剂A中可以全部电离,盐不溶解于A溶剂。则CH3COOH在溶剂A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和Na2CO3在溶剂A中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
(1)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①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
②向维生素C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
溶液显性。
(2)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具有性;维生素C又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