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代表短周期元素,R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下列关于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
B.R都是非金属元素 |
C.R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反应 |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H2RO3 |
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 |
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 |
C.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物 |
D.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 |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时溶液中含有I-和Br- |
B.DE段表示n (F![]() |
C.原溶液中n (Fe2+) :n (I-) :n (Br-) =" 3" :1 :2 |
D.当通入2mol 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2Fe2+ + 2I- + 2Cl2 = 2Fe3+ + I2 + 4 Cl- |
常温下,向 20 mL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溶液的pH=7时:c(Na+) = c(CH3COO-) + c(CH3COOH) |
B.当加入10 mL 0.1 mol·L-1NaOH溶液时:c(CH3COO-) +2 c(OH-) = c(CH3COOH) + 2c(H+) |
C.当加入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时:c(Na+) >c(OH-) >c(CH3COO-) > c(H+) |
D.滴定过程中可能有:c(CH3COOH) >c(H+) >c(CH3COO-) >c(Na+) >c(OH-) |
常温下用石墨电极电解1L 0.01 mol·L-1NaCl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产生0.04g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设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A.电解过程中有0.02mol电子转移 |
B.阳极产物只有氯气 |
C.在标准状况下,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0.448L |
D.电解后溶液的pH =12 |
X、Y、Z、W为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中X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X、Y、Z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W同主族,离子半径Y2->W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
B.X和W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活泼,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 |
C.Y的气态氢化物不如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
D.某溶液中通入Z的单质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