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材料一 大、小兴安岭林区和长白山林区通称东北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材料二 整个东北现有林木已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减少。由于毁林速度大于造林速度,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小,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东北林业资源的减少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4分)
(2)东北林区在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要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你认为具体应做哪些工作?(6分)
(共18分)读地球经纬网图,图中O为北极点,阴影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线O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OB的经度为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 ,纬度为 ,D点的太阳高度为 ,正午太阳高度为 。
(3)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 和 两条经线。北京时间为 。
(4)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有()
A.华北平原旱情严重 | B.尼罗河水猛涨 |
C.正是考察北极的最佳季节 | 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P地等压线的值为,P地的风向为风;P地所在风带的名称是。
(2)此时可能是(1月、7月),说出判断依据。
(3)简述图中D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阅读所给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以上右图中的裂谷带成因与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峡谷的形成有何不同?(4分)
(2)判断以上左图所示地区当地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说出修建以上右图中的铁路有哪些主要障碍性因素。 (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
材料二:2011年5月24日“中国海岛地区风能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本次会议旨在研究并推动我国海岛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开发优势,其中舟山群岛区域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1)比较杭州湾南、北岸图示期间区域陆地变化的差异,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请选择A、B、C三地中欣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
(3)评价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该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以及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料,据这些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候、地形、河流角度,依据区域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分析布里斯班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2)对比甲乙两区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对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更为发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