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山地南北坡年降水量”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
| A.大体相等 | B.北坡较多 |
| C.南坡较多 | D.难以判断 |
该山地降水最多的地方大约位于( )
| 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 |
| B.南坡海拔1200米处 |
| C.北坡海拔800米处 |
| D.北坡海拔1200米处 |
该山地最可能是( )
| A.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
| B.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 C.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 |
| 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
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
| A.①——层层稻田 | 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
| C.③——塬、墚、峁 | D.④——橘园、竹海 |
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①土壤盐渍化普遍 |
| B.②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 |
| C.③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
| D.④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 |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
|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
|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
|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
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
|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
|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
|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
下图示意我国某些主要物产分布。
图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 B.小麦、玉米 |
| C.高粱、谷子 | D.玉米、水稻 |
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PS | B.GIS | C.RS | D.数字地球 |
图示南部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容易出现荒漠化问题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上题所述地区荒漠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 B.过度樵采 |
| C.水资源利用不当 | D.工矿建设 |
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
②江南丘陵降水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
③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西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东部大城市
④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日趋频发的重要原因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