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秦始皇创立的“世界”不包括( )
| 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 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
| C.统一了文字 | D.建立起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 |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律主要的进步性在于( )
| A.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
| B.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矛盾 |
| C.调解了罗马与被征服民族关系 |
|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仅仅四年之后,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判决 |
|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
| C.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妥协 |
|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 |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
| 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
“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希腊( )
| A.民主政治发达 |
| B.人文思想盛行 |
| C.受东方文化影响 |
| D.商品经济发达 |
“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 B.“认识你自己” |
| C.“知识即美德” |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