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不亦(           )乎          ② 人不知而不(           )
③ 吾日三(          )吾身       ④ 不(            )矩
翻译下列句子
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仆(我)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⑤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⑥尘念,此际暂生⑦。
【注】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⑥瞥然:形容时间短暂。⑦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千余竿(长) B.流水于舍下(环绕)
C.今录三泰以先奉报(所以) D.坐或睡(有的)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牒为械 B.伤陛下平明之理 C.彰其咎 D.青乃自精兵走之

文中没有体现出作者思想的一项是()

A.寄情山水 B.怀念故人 C.归隐山林 D.洁身自好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胡不见我于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公输》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攻宋。子墨子闻,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子杀之愿:希望
B.公输盘不 说:通“悦”,高兴
C.吾义不杀人 固:坚决
D.然胡不乎 已:停止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将攻宋 扶苏数谏故
B.子墨子闻辍耕垄上
C.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D.知不争 鸣之不能通其意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至楚境,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勿禁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为坛而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
【注】①絷(zhī):拘捕。②敝邑:自己国家的谦称。③上卿瑕:一个名字叫瑕的高级官员。④趣:催促。⑤奠枕:稳稳地安放枕头。⑥有如日:古代发誓用语⑦平:讲和。⑧劓(yì):割鼻。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姑闻楚之意(当……老师) B.闻晋约诸侯楚(考虑)
C.三月,无异者(过了) D.劓而之(释放)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吾将说楚王国之术/醒能述文者
B.大夫置馆/辍耕垄上
C.瑕恐获罪王/皆以美徐公
D.使尊卢沙卿/是以众议举宠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瑕客之,问之如大夫。
②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尊卢沙的“善夸谈”具体表现在哪里?你怎样看待这类人?

阅读下列短文。
甲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1)由是先主遂亮( )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也( )
3)犹当张骞立功异域( ) 4)不劳辱( )
加点的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每自比管仲、乐毅受任败军之际
B.凡三往,见当立者公子扶苏
C.常官佣书以供养谓信然
D.取封侯属予作文记之

翻译画线句子。
时人莫之许也。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结合原文分析两篇文章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上的异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