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 阳离子 |
K+Ag+Mg2+Ba2+ |
| 阴离子 |
NO CO SiO SO![]() |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果 |
| Ⅰ |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 |
| Ⅱ |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
固体质量为2.4 g |
| Ⅲ |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阴离子,与少量盐酸也能反应,写出与少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 阴离子 |
NO![]() |
CO![]() |
SiO![]() |
SO![]() |
| c/mol·L-1 |
|
|
|
|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尔是___________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约为____ ____。1.5mol 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mol O原子,含有_________个 H原子。
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C3H8),已知常温下1mol丙烷燃烧放出2220kJ热量,1mol正丁烷燃烧放出2878kJ热量,1mol异丁烷燃烧放出2869.6kJ热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正丁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
| B.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正丁烷和丙烷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正丁烷的比较多 |
| C.正丁烷比异丁烷不稳定 |
|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
(3)已知1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是285.8 kJ,现有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14分) 在25℃时,向100 mL含氯化氢14.6 g的盐酸溶液里放入5.60 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2 min末,收集到1.12 L(标准状况)氢气。在此之后,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则:
①在前2 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②在后4 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③ 前2 min与后4 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其原因是。
(2)已知有一组数据: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破坏0.5mol氧气中的O=O键需要吸收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1 molH—O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下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请将图中①、②、③的能量变化的数值,填在下边的横线上。
①kJ ②kJ ③kJ
为了研究MnO2与双氧水(H2O2)的反应速率,某学生加少许的MnO2粉末于 50 mL密度为1.1g∙cm-3的双氧水溶液中,通过实验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 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 ___;
(3)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顺序为 ____ _______ ;
(4)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
(6分)(1)氨气催化氧化生产硝酸,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催化剂存在时用H2将NO2还原为N2。
已知: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1
N2(g)+2O2(g)= 2NO2(g) ΔH="+67.7" kJ·mol-1
则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2(g)+3H2(g)
2NH3(g) ΔH="-92"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 92 kJ(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