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 ,通入一段时间N2 ,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 ,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 。
Ⅳ.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B中溶液是否还有Fe2+ 的方法之一是: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含有+3价铁元素的配合物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若向第III步B中的黄色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会观察到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若将制取的SO2通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甲 |
有Fe3+无Fe2+ |
有SO![]() |
乙 |
既有Fe3+又有Fe2+ |
有SO![]() |
丙 |
有Fe3+无Fe2+ |
有Fe2+ |
(6)将B中的FeCl2溶液换成100mLFeBr2溶液并向其中通入1.12LCl2(标准状况下),若溶液中有1/2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g) 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组成HI%=I2%
④反应速率υ(H2)=υ(I2)=0.5υ(HI)时
⑤ [HI]=[H2]=[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NO2 N2O4达平衡的标志是 。
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
B.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
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在一容积固定的反应容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 A、 B和C均为4.0mol, D为 6.5mol, F为2.0mol,设E为xmol,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间位置。
①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_____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 。
②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用金属钠制取NaO,通常用NaNO
和Na反应:2NaNO
+6Na
4Na
O+N
↑。试解释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制取而不用钠在氧气中燃烧的方法。
下图表示A~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
(1)试推断A、B、C、D、E的化学式:
A.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
D. ________,E. ________。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