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
A.甲午战争爆发 | B.中华民国建立 |
C.抗日战争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
C.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 D.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的兴旺 |
《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水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它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自耕农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选项中,符合《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体系和选材原则的是
A.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 | B.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收入其中 |
C.唐太宗事迹按时间叙述 | D.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详细记载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