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
| B.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
|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
| D.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 A.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 B.改造国民的素质 |
| C.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 D.新文化的融合性 |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 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
| 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
|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
|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
有人认为,“同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这主要因为()
| A.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 |
| B.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
| 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李鸿章说:“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根据这一原则创立的企业是()
| A.发昌机器厂 | B.大生纱厂 |
| C.保兴面粉厂 | D.轮船招商局 |
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
| A.反对学习西方 | B.中体西用 |
| C.变法改制 | D.民主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