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A.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 B.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
下列内容属于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的是( )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 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 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 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是( )
①私人讲学风气兴起 ②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③兵家学说最合乎社会发展的需求 ④法家学说最合乎社会发展的需求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梭伦改革规定,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这主要是为了( )
A.满足工商业奴隶主的要求 |
B.实现雅典社会的稳定 |
C.彻底解决平民面临的问题 |
D.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是( )
A.大动荡、大变革 |
B.东周分裂为七个诸侯国 |
C.兼并战争取代争霸战争 |
D.法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
梭伦改革前,雅典的“平原派”( )
①是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阶层 ②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③最关注海外贸易的发展 ④是“山地派”和“海岸派”反对的对象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