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该材料说明
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 | B.春秋时七霸仍不敢称王 |
C.秦朝以前的历史记载是不可信的 | D.战国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 |
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
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卢梭 | D.康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