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统而不治” B.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C.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D.三权分立制度确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
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亏损
胡思燮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

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犀角、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境,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询西南一巨区也”。这体现出()

A.腾冲主要作为军事防御城市
B.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C.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