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下述关于《洛迦诺公约》对凡尔赛体系所作调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对欧洲安全问题既使其暂时缓解,又留下隐患 |
B.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创造了条件 |
C.协约国在政治上未承认德国的平等地位 |
D.有利于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一个被强奸的人民不仅自己的一生幸福落了空,而且他也会欺骗强奸他的人。”这表明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 | 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 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
《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
①巴黎和会 ②对德赔款问题 ③洛迦诺会议 ④华盛顿会议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曾就中国派兵参加驻阿富汗国际联军问题记者问时再次表示,除安理会批准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外,中国从不向海外派驻一兵一卒。这表明
A.中国不会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 B.中国在等待向海外驻军队的最佳时机 |
C.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D.中国出兵需征得阿富汗政府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