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
B.18世纪中国近代工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
C.中国工业化程度呈逐步降低趋势 |
D.19世纪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逐步拉大 |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
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如图所示),这种国际体制[来
A.工业革命后开始形成 | B.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 |
C.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 | D.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
1947年至1950年,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两国6.57亿美元。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援华法案》,决定援助中国国民政府4.36亿美元。这两个事件
A.实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 B.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C.帮助受援国恢复了经济 | 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