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萘醌(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它可通过2—甲基萘的氧化而制得,反应中常用乙酸作催化剂,该反应放热,可表示为:
在某次合成反应中,用1.4g的2—甲基萘,才制得0.17g甲萘醌,已知该次合成反应的速率是快的,试判断导致其产率低的原因是
A.使用了过量的氧化剂 | B.没有用乙酸,而是使用了其它催化剂 |
C.把反应混合物加热 | D.所生成的甲萘醌是沉淀物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 |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予数之和为l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 |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
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含有NH4+、Cl-、H+、OH-离子的溶液中,其离子浓度一定是: c(Cl-)>c(NH4+)> c(H+)> c(OH-) |
B.pH=6的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
C.0.lmol/L的Na2S溶液中,c(OH-)= c(H+)+ c(HS-)+2 c(H2S) |
D.pH=3的一种酸和pH=11的一种碱等体积混和后的溶液中一定是c(OH-)=c(H+) |
下列选项中所涉及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与阴极析出的铜的质量 |
B.6.2gNa2O 和7.8gNa2O2中所含的离子数 |
C.11.2 LN2与14gCO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数 |
D.20g重水(D2O)与34gNH3所含有的电子数 |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a<b <92.4 |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