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2分,共16分)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品种是纯合体,通过自花授粉繁殖后代。下图是小麦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选F2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矮秆抗病)品种小麦。此育种方式的关键技术环节是
(3)科学工作者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应该选择图中(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原理是
(4)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植株,其特点是

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 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技术及法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进行了探究(已知全保留复制中子代DNA均由两条子链构成,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请据图3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三的离心结果:如果DNA位于1/2重带和1/2轻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全中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小组设计了实验四,请分析,如果DNA位于________(位置及比例)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________(位置及比例)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
(4)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

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某池塘夏季各深度持续光照下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图乙是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水绵升降伞”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深3 m时,白瓶产生ATP的结构有。若将植物从2 m处移到3 m处时,C3的含量将
(2)光照适宜时,水深2 m处每平方米的生产者一小时制造的O2约为g。
(3)图乙装置中,两个“水绵升降伞”完全相同,开始时都置于贴近水底位置,但是离光源距离不同,实验一段时间后如图乙所示,主要是受的影响不同;当外界条件适宜,而“水绵升降伞”没有明显上浮的迹象,此时限制上浮的内部因素是(至少两个)。
(4)图乙中如果用此装置来检测不同的污染水体对水绵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能否认为光合作用越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越小?请说明原因

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
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
++++
++


++
++++

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________,制备组织样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 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 mL。
③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________,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________,摇匀。
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朊病毒可引起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蛋白质形态异常。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的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终止密码子4发挥作用,从而使________过程停止,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2)图乙中的6是一种朊病毒,它与________结合,阻止核糖体识别4,所以与物质3相比,物质7的改变是________。
(3)5表示________(物质),可用________试剂来检验,在基本单位的组成上与DNA的区别是________的种类不同。
(4)物质6进入机体时,可以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