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ΔH = -92.2kJ•mol—1,测得0到10秒内,c(H2)减小了0.75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到15秒内c(NH3) 增加量等于0.25mol •L—1 |
B.10秒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 |
C.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v正增大 |
D.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 |
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x表示通过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F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 B.E表示反应实际消耗H2O的物质的量 |
C.E表示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 | D.F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 |
用惰性电极电解2 L 1.0 mol/L CuSO4溶液,在电路中通过0.5 mol电子后,调换正负极继续电解,电路中通过了1 mol电子,此时溶液中c(H+)为(假设体积不变) ( )
A.1.5 mol/L | B.0.75 mol/L | C.0.5 mol/L | D.0.25 mol/L |
下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
个别电解水设备推销商进行下列电解水实验:将纯净水与自来水进行对比,当电解器插入纯净水和自来水中通电数分钟后,纯净水颜色无变化或略显黄色,而自来水中却冒出气泡并生成红褐色或灰绿色的絮状物。推销商趁此解释说自来水中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有害。有关专家解释说,推销商用科学知识诱骗消费者,推销商做实验时用铁棒和铝棒作电极。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推销商做实验时,用铁棒作阳极 |
B.电解纯净水和自来水时的现象不同是因为纯净水和自来水所含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同 |
C.铝棒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l-3e-===Al3+ |
D.电解自来水时出现“红褐色或灰绿色的絮状物”是因为产生了铁的氢氧化物 |
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3 mol·L-1的盐酸 |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
C.加入适量蒸馏水 |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