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              (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               g·L-1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某科研小组用 Mn O 2 和浓盐酸制备 C l 2 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 S O 2 NaOH 溶液对其发扬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 S O 2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 O 2 +2 NaOH =
(2)反应 C l 2 +N a 2 S O 3 +2NaOH=2NaCl+N a 2 S O 4 + H 2 O 中的还原剂为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肯定存在 Cl-,OH- S O 4 2 -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离子(不考虑空气的 C O 2 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 S O 3 2 -

假设2:既不存在 S O 3 2 - 也不存在 ClO-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 H 2 S O 4 、1 mol/LNaOH 、0.01 mol/LKMn O 4 、淀粉- KI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 H 2 S O 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 A,B 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高纯 MnC O 3 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 Mn O 2 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 MnC O 3 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 MnS O 4 溶液:

在烧瓶中(装置见上图)加入一定量 Mn O 2 和水,搅拌,通入 S O 2 N 2 混合气体,反应3 h 。停止通入 S O 2 ,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 Mn O 2 + H 2 S O 4 =MnS O 4 + H 2 O )。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 S O 2 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 S O 2 N 2 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③若实验中将 N 2 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 Mn 2 + S O 4 2 -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下图。导致溶液中 Mn 2 + S O 4 2 - 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制备高纯 MnC O 3 固体:已知 MnC O 3 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 Mn(OH ) 2 开始沉淀时 PH=7.7 。请补充由(1)制得的 MnS O 4 溶液制备高纯 MnC O 3 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Ca(OH ) 2 NaHC O 3 N a 2 C O 3 C 2 H 5 OH ]。
;②;③;④;⑤低于100℃干燥。

高纯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溶液:

在烧瓶中(装置见上图)加入一定量和水,搅拌,通入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③若实验中将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下图。导致溶液中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制备高纯固体:已知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开始沉淀时。请补充由(1)制得的溶液制备高纯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②;③;④;⑤低于100℃干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Fe(N O 3 ) 3 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 Fe(N O 3 ) 3 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边振荡盛有2%的 AgN O 3 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ml 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置过程中,溶液的 PH 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 Fe 3 + 具有氧化性,能氧化 Ag
假设2: Fe(N O 3 ) 3 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 N O 3 - 能氧化 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 Fe 2 + ,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 Fe 3 + 氧化 Ag 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 O 3 -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Fe(N O 3 ) 3 溶液中的 Fe 3 + N O 3 - 都氧化了 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