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下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据图示可知( )
A.叶面积指数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
B.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的变化属于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
C.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的变化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120°E以东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幅度最大 |
影响N地较周边地区叶面积指数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 B.地势 | C.热量 | D.土壤 |
下图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读下图回答第9题。可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7—8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风化作用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 B.开山取石 | C.过度放牧 | D.风化作用 |
我国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人少地多、粮食总产高 | B.生产条件、原有基础好 |
C.纬度高、一年一熟 | D.湿地多、单产高 |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下图,完成第5题。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 B.市场因素 | C.农业技术 | D.交通运输 |
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阶段 |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
D.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