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材料三:
(1)从图①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一说出上述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出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二观察图②,试猜想一下,罗斯福总统会与美国农民说些什么?
(4)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材料三:“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中,说出探索成功的事件名称和严重失误事件名称?
(2)图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什么?
(4)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什么?“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5)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6)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7)“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材料一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专著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正确的思想路线?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说图A、图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重大决定?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3)请说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两项)
(4)在改革开放中,农村改革实行什么政策?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最先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
(5)材料二所说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请说出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的简称?在这一时期,我国执行总路线的情况如何?
(2)材料二所述话是谁说的?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状况?
(3)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该计划优先发展哪一行业?要达到什么目标?
(4)请列出该计划实施期间国家经济建设的两项成就。
探究题
3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引领着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1)建国以来,党召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是什么?此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和十五大分别确立了什么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是谁在哪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25页
材料三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
1981年粮食产量 |
1982年粮食产量 |
5.02亿千克 |
6.07亿千克 |
7.15亿千克 |
材料四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